他只能接过张虎的腰牌,让另一个金吾卫仔细看着张虎,然后将腰牌恭敬的递给为首的金吾卫。
为首的金吾卫看了看腰牌,眉头不知不觉紧锁了几分。
小太监见势不好,连忙说道:“哪怕你们是边关军,攻击东宫的人也是有罪!
来人,将他们先抓起来,关进大牢,到时报给兵部!”
金吾卫还是有些犹豫。
“我们可是太子殿下府中的人!”
小太监见金吾卫犹豫不决,他加重了语气,提示金吾卫。
金吾卫终于下定决心:“将他们都抓起来,若是拘捕,杀无赦!”
周围的金吾卫大声应诺,将张虎和瞿让包围起来!
张虎和瞿让背对背,与一群金吾卫对峙。
城门令一脸惊慌:“这可怎么办啊!”
“要不我们杀出去吧!”
张虎眼中杀气涌现。
“杀杀杀,你能不能动动脑子。”瞿让无奈。
“那你有什么好办法?”
张虎不服气。
“看我的,难怪你老叔让你跟我多学学,让你看看什么叫不战屈人之兵!”
瞿让开口。
张虎冷眼在旁边看着,他倒要看看,瞿让能放出什么屁来。
但下一刻,他的眼珠子都快要掉在地上了。
只见瞿让深吸一口气,气沉丹田,大喝一声:“裴将军,林将军,你们再不过来,我们就要被抓走了!”
听到这话,在外面兴致勃勃看热闹的裴玉和林观无奈的对视了一眼。
林观一脸百无聊赖的吐出自己口中的草根,说道:“切,我还以为老瞿会用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东西呢!”
“可能,这就是读书人的厚脸皮吧。”
裴玉由衷的感叹。
这话让林观不由得多看了裴玉一眼,表情古怪。
你裴玉不也是读书人?
太子殿下好像也是……
马车里传出陈之玉的轻笑:“你们俩就去看看吧,到时候他们俩真的被抓走了,那就闹笑话了。”
听到这话,二人齐齐应是。
说完,两人就打马上前。
林观怒喝一声:“住手!”
这一声有如雷鸣,吓得那小太监险些尿了裤子。
“你们又是谁?”
金吾卫拔出了刀,警惕的看向两人。
这两人一个面如冠玉像是一名翩翩贵公子,身下的白马更是卓然不群,一看就是一批顶级的好马。
而另一个人脸上带着狂放不羁的笑容,腰间别着一柄破旧的战刀,身下的黑马厚重的心跳声入耳可闻!
一看这两个人就非凡人!
金吾卫不由得暗暗叫苦。
今日该他值班,他见东宫采买的小太监慌慌张张来到他处,说是东宫有人被打了。
在东都,最大的除了陛下以外,就是太子殿下。
因此,金吾卫倒是很乐意去卖这个人情。
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这小太监竟然给他找了个硬茬子出来!
不过再硬能硬的过太子殿下么?
既然已经这样了,索性将人情卖到底。
不然到时候两头都不讨好!
想到这里,金吾卫下定了决心,无视了眼前的林观和裴玉两人,对着他的手下怒喝道:“将那犯人带入大牢,没听到吗?”
听到金吾卫的话,本就踌躇的手下们自然是纷纷拔出刀剑,向着张虎和瞿让缓缓逼近。
就在这时,一道寒芒闪过,手下们只觉得自己的身前掠过一道黑影,随后手中传来微微的震动,接着就是一阵叮当桄榔掉地的声音。
众人向着前方看去,自己手中的刀剑枪等兵器全都剩下了木柄!
“老子叫你住手,你们没听到么?”
林观缓缓收刀,不耐烦的用小拇指挖了挖耳朵。
“你……你们到底是谁?”
金吾卫握住刀柄的手不由得微微颤抖起来。
这样的速度!
这样的掌控力!
他只在兵家那群变态身上看到过!
“上都督府副都督裴玉。”
裴玉端正的坐在玉狮子身上,居高临下的看了金吾卫一眼。
“上符折冲都尉林观。”
林观懒洋洋的说道。
听到眼前这两人的名号,金吾卫手上的刀柄不由得当啷一声掉在地上。
他满心都是两个字:完了!
而他身旁的小太监早就抖如筛糠,一股腥臊气味随着他的下摆不断洇湿而缓缓散发出来。
“你们处理完了?”
一道温润如玉的声音响起。
金吾卫麻木的抬眼看去。
只见一名身穿月白色儒袍,怀中抱着一只黑色小狐狸的书生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林观和裴玉身后。
而林观和裴玉见到这名书生,也不敢拿大,纷纷下马,恭敬站在身后。
陈之玉扫视了一圈目瞪口呆的众人,眼中闪过一丝好笑:“孤的名号要不要报一报?
还是说一下吧。
孤乃东峡大都督,你们金吾卫包围的人,是孤的随身侍卫,若是有事,明日上报给兵部吧。”
说完,陈之玉看了那小太监的下摆,皱了一下眉头,缓缓向马车走去,他的声音传来:“将这里的事完完整整的上报给兵部处理!”
张虎和瞿让顿时挺起胸膛,大声应诺。
众手下顿时惶恐不安的看向金吾卫。
金吾卫头上顿时布满了豆粒大小的汗珠,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,随后,眼前一黑倒在地上。
而那小太监早已吓得魂不附体,经受不起任何惊吓。
他身边的金吾卫倒地,他吓得两眼一翻白,也倒在地上。
臊臭的液体沾满了金吾卫的一身。
……
三日后。
陈之玉悠闲的在玉王府中钓鱼。
在他的身旁,苍老了许多的老管家腰杆挺直的随侍左右。
虽然老管家苍老了许多,但陈之玉一回来,老管家的精神就如焕发了新的生机一般,比原来健旺了许多。
照老管家所说,尽管是他们才回来四个人,但府里又多了大半人气,热闹了许多。
这让他这把老骨头感觉又有了用武之地,自然精神了许多。
至于为什么是四个人,是因为林观在府里补充了冰块和食物之后,就驾车离开了东都。
他要带着他的兄弟返回家乡,自然无意久留。
若不是城门口那事情拖慢了他的脚步,他说不得连玉王府都不进了。
而城门口那事情因为涉及到一位名满天下的王爷,谁也不敢怠慢。
老皇帝临阵换帅,也理亏,自然吩咐秉公处理。
不到一天的时间,这案子就处理完毕。
城门令和那叫老李的打柴人自然是千恩万谢,城中说书的自然也多了几分说书的段子。
喜欢我在古代当判官请大家收藏:(www.shushuwuxs.com)我在古代当判官书书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